合肥京东方医院

关键时刻 如何使用“84”消毒
2020-02-02

在这个非常的时刻,竟然有人告诉我他要用84稀释后给自己洗个澡!

from clipboard

(图片来自于网络)

一、消毒的种类

常用消毒剂主要包括醛类消毒剂(甲醛、戊二醛等)、含氯消毒剂(如84消毒液、漂白粉等)、过氧化物类消毒剂(过氧化氢、过氧醋酸等)、季铵盐类(新洁尔灭)、碘类消毒剂(碘伏、聚维酮碘等)、醇类消毒剂(75%酒精)、酚类消毒剂(来苏尔),这些都是公众知道的消毒剂,日常生活中可能主要使用的也就是含氯消毒剂、过氧化物、75%酒精

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《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指南》(试行第一版)指出: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,56℃30分钟、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,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。

二、“84”消毒液

from clipboard

(图片来自于网络)

“84消毒液”(以下简称84)属于含氯消毒剂,84主要是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,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,无色或淡黄色液体,有效氯含量根据不同厂家从1%-6.5%不等,味道刺激。

广东省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消毒指引(第一版)》中提到:

预防性消毒如下图

from clipboard

三、84消毒原理

84主要通过次氯酸根发挥作用,可以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氧化还原作用,使病菌裂解,次氯酸根可氧化细菌体内的酶,使细菌裂解;次氯酸不稳定可分解成新生态氧,这种氧具有强氧化性,可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,从而杀死病毒和细菌;次氯酸部分解离的氯离子可以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的渗透压,可以使其丧失活性而死亡。

 

四、过量消毒可能变真“毒”

由于84放出的游离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,而且可以通过呼吸道溶解,有时在擦拭84时会明显感觉到呼吸不畅,在1L的空气中最多只允许含氯气0.001mg,一旦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。

中毒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游离的氯气,如果高热84会分解成有毒的腐蚀性烟气,严重情况下,可能导致人体灼伤。

 

五、影响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?

①浓度

在保证安全剂量的前提下,浓度越高,与物体表面接触越久,杀菌效果越好;

②禁止与酸性物质混用

84的PH值一般在5.6-9.5范围内,越低时次氯酸分解的量就越低,消毒作用越高,但是家庭或非专业人员使用时,酸性较高容易生成氯气,损害人体呼吸道,所以禁止与酸性物质混用;

③温度

一般来讲,高温可以杀死细菌,也可以提高大多数消毒液的杀菌能力,但是对于84这个万能战士来讲,高温会促进其分解,杀菌效果反而下降,所以在使用时可以关空调将家中室温降稍低后再使用。

六、家庭中如何安全使用84消毒?

①远离儿童:一旦儿童误食,后果严重;

②避光、阴凉处保存:高温加速分解,消毒效果可能大大降低;

③注意浓度:家庭配制时应注意84消毒液的说明书,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,避免高浓度使用,在此并不推荐具体的浓度,因为每个企业生产的有效氯含量不同,但是有个网址可以供大家参考:http://h.zenithward.cn/html/xichengjikongxiaoduye/index.html?from=timeline&isappinstalled#second;在稀释时最好戴眼镜和橡胶手套,如果接触皮肤,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;

④不与酸性物质混用:酸性物质可能导致有毒气体的产生,导致消毒变“中毒”;

⑤不与洁厕剂混用:仍然是氯气有毒气体,有多次报道两者混用后晕倒的案例,实际上也是由于氯气的大量吸入导致咳嗽、呼吸困难,而这两种混用后,产生的氯气甚至可以致人死亡;

⑥长期接触84,手掌可能会大量出汗,指甲变薄,毛发脱落等;

⑦84很有可能会造成残留,需要用清水反复清洗;

⑧金属表面使用84时,可能会有腐蚀作用;

 

现在疫情的关键时刻,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师提醒您:有效使用消毒剂,千万不要“消毒”变“中毒”!

参考资料

1.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消毒指引(第一版);

2.《2019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指南(试行第一版)》;

3.李道重.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[J]. 中国洗涤用品工业, 2015(05):28-32.

4.李久民. 84消毒液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的55例临床分析[J]. 中国预防医学杂志, 2004, 5(2):141-141.

5.刘彦红, 马丽. 84消毒液及过氧乙酸消毒液致眼部损伤40例[J]. 临床眼科杂志, 2004, 12(2):174-174.

相关新闻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