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朋友们每年体检做一些妇科检查时,有不少人会发现体检报告上提示有“瘤”、“积液”、“糜烂”等十分可怕的字眼。但其实这些大部分都只是听起来可怕的疾病,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想象得严重,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是病。今天就跟大家来盘点最常见的5种“纸老虎”妇科病。
【HPV感染】由妇科HPV检测发现。
专家解读:HPV病毒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,但并不是说感染了HPV就会得宫颈癌。实际上有性生活的女性大多可能曾经感染过HPV,但基本都可在一两年内被人体免疫自动清除。只有小部分人可能长时间持续感染,才会导致宫颈病变,甚至发展成宫颈癌。所以单纯HPV感染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,更多的是提醒患者定期筛查,及时发现癌症或癌前病变。另外,推荐大家及时接种HPV疫苗,能够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。
哪些情况要重视?
HPV对生殖部位的威胁分为低危和高危两大类。如果感染的是高危型HPV,建议做宫颈细胞检测(TCT),如果检测发现异常,应做阴道镜检查,看是否有值得警惕的病变。另外,感染低危型HPV导致癌症的可能极小,但部分患者生殖器可能局部出现尖锐湿疣的疣体,必要时需要就诊治疗。
【卵巢囊肿】多由B超检查发现。
专家解读:卵巢囊肿并不等于卵巢肿瘤。育龄期女性多数是生理性囊肿,与每个月排卵期卵泡的发育有关。“巧克力囊肿”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表现。对于绝大多数第一次发现卵巢囊肿的育龄期女性,如果直径不超过5cm,可在下次月经来潮第4到5天复查,如果囊肿消失,就不需要治疗。
哪些情况要重视?
1、卵巢囊肿较大直径超过5cm;
2、随访复查囊肿没有消失或缩小;
3、B超检查囊肿有实性成分或者完全实性;
4、绝经后妇女发现的卵巢囊肿;
5、确诊为“巧克力囊肿”。
以上几种情况需及时就诊,是否治疗及如何治疗要遵从医生的建议。
【子宫肌瘤】多由B超检查发现。
专家解读:子宫肌瘤90%以上都是良性的。根据统计,女性一生中约有1/3以上会长子宫肌瘤。无症状的小肌瘤一般无需治疗,只需定期复查B超即可。
哪些情况要重视?
1、肌瘤引起不适症状,如月经量过多、经期延长甚至引发贫血,或出现下腹痛、尿频、排便排尿困难等;
2、由于肌瘤引起的妇女不孕或流产的情况;
3、单个肌瘤较大(大于5cm),或由于肌瘤导致子宫体积太大;
4、观察复查后发现肌瘤生长速度过快,医生怀疑有恶变的可能;
5、特殊部位的肌瘤,如粘膜下肌瘤;
以上情况需要重视及时就诊,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。
【盆腔积液】多由B超检查发现。
专家解读:几乎每个女性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盆腔积液,大部分属于生理现象,如排卵的卵泡液、逆流的月经血等,人体会自主调节将多余积液吸收掉。所以如果B超提示盆腔积液仅在10~30毫米,且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,则大多不必担心,多数也不需治疗。
哪些情况要重视?
如盆腔积液是由盆腔炎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其他疾病引起的,特别是积液量很大或多处均有积液的情况,或伴有腹痛、发热、白带异常等症状,则需及时就医。
【宫颈糜烂】多由常规妇科检查发现。
专家解读:宫颈糜烂不是病,这个名词在医学界早已不再使用。“糜烂”与大家常理解的“腐烂”一点关系都没有。所谓宫颈糜烂是指柱状上皮移位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,绝大多数情况不需要治疗。可以理解为宫颈只是变“丑”了而已。
哪些情况要重视?
所谓宫颈糜烂需不需要治疗与某些医院检查提示的“轻度、中度、重度”无关。只有当“宫颈糜烂”合并了细胞学检查异常,或合并了感染或出血,才可能需要治疗。
做妇科检查前要注意哪些?
1、 注意检查时间。一般的妇科检查要避开生理期,但有些检查如复查卵巢囊肿、查不孕不育等,可能需要在生理期期间或刚刚结束立即检查。
2、 检查前24小时不要有性行为。
3、 检查前勿阴道上药或清洗过度。
现在明白了吧,这些妇科疾病的发病率虽然高,但是其实大部分并不是大问题。理性看待,积极观察和定期复查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治疗。
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删除。